首 页  部门简介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警钟长鸣  二级纪委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正文

挺纪在前 真管真严——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纪实

2016年04月21日 14:29 王柱雄 点击:[]

重庆市潼南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向毅(左)同班子成员谈话,要求他们对分管部门的党员干部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敢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资料图片)

前不久,群众向重庆市纪委反映某单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吃拿卡要的情况。收到问题线索后,市纪委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核查,确认其存在违纪的苗头性问题,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及时对其约谈,予以提醒告诫。

“现如今,这样的提醒告诫谈话越来越多。”重庆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说,“去年我们室完成的信访事项说明、函询、诫勉谈话等相关工作量比前年至少增长了一倍。”

重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松南多次强调:“要着眼于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到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各环节,既严肃处理、形成震慑,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015年,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置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8386件,其中采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等方式批评教育(含诫勉谈话)4957件,占59.1%;给予轻处分、组织调整1957件;给予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1365件,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立案审查388件。

全面摸底,加强问题线索管理

实践“四种形态”,重庆市从规范和加强问题线索管理入手。

2015年,市纪委制定了《问题线索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管理要求、处置程序、定期报告等事项,指导各区县纪委结合实际制定问题线索管理制度42个,形成了问题线索管理全市一盘棋的局面。

同时,市纪委组织各区县纪委对2012年以来收到(发现)的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分类处置、动态管理,共清理问题线索12806件。

把问题线索全面清理出来、规范管理起来只是第一步。为了确保对所有问题线索及时核查,在规定时限内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工作。

建立台账,实施问题线索归口管理,专人负责,合理编组,严格工作流程,确保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建立所联系的党员领导干部基本情况数据库,动态掌握其分管工作、职务变化等基础信息;根据问题线索轻重缓急程度,分类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集中分析研判线索,制定办理方案,明确主办和协办人员,按照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标准规范处置各类问题线索。

“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问题线索,有助于对反映存在违纪倾向的问题线索及时通过谈话函询的方式进行处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及时跟进初核,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抓早抓小,提醒教育不放松

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始。重庆市纪委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深化监督执纪工作。

“真正感受到了严管就是厚爱。”一名刚接受完谈话提醒的党员领导干部这样感慨,“以前总觉得贪污受贿这样的行为才算违纪,离自己很远,通过谈话,发现自己没有引起重视的一些小问题,若不及时改正,极有可能发展成违纪行为,这样的谈话给我敲了警钟。”

在重庆,工作方式的变化源于工作思路的转变:从注重查违法转向与全面盯违纪并重,从着力查大要案转向与抓早抓小并重,从事后查处转向与常态监督并重,从管少数人转向与管多数人并重,让监督的“探照灯”长亮,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从而防止领导干部从小问题走向违纪、甚至违法。

渝北区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蛛丝马迹”问题发现及处置办法,建立了问题清单,列出党员干部热衷借同学会、同乡会等名义搞吃吃喝喝、团团伙伙,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等“蛛丝马迹”问题的21种表现形式。要求从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专项检查、暗访等途径发现问题,形成发现问题的“路线图”。办法实施后,该区去年发现“蛛丝马迹”问题208个,其中,51人被诫勉谈话,149人被提醒或函询,2名社区干部被解聘。

梁平县推出了“白黄红绿”四色信访监督通知书,对于未构成违纪的问题,依照群众所反映问题的轻重程度对症下药。轻微的、一般性问题,下达白色《信访说明通知书》,要求被反映人作出说明;存在违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下达黄色《信访整改通知书》,要求被反映人及时纠正和整改;需进行批评教育或提出警告的,下达红色《信访警戒通知书》;经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失实的,下达绿色《信访告知通知书》,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去年,该县共发出信访监督通知书28件。

执纪必严,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对于严重违纪行为,重庆市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高举反腐利剑。

2015年,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91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253人,其中厅局级干部17人,县处级干部441人。严肃查处了市园林局原局长余守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戴伟杰、重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久奎、潼南区原副区长代重久等人员的严重违纪案件。

在纪律审查工作中,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执纪特点,坚持用纪律的思维、纪律的要求、纪律的方式对违纪问题进行审查,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审查重点,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

同时,重庆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时间段可能出现的违纪行为加大执纪力度,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比如,去年8月,针对高温时节高山景区避暑人数较多,少数党员干部可能存在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行为,市纪委牵头组建5个暗访组,分赴市内10个重点避暑景区开展检查,发现公车私用问题22个,涉及30人,20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0名领导干部受到免职处理。

去年,市纪委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下发专项督查通知6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作风情况开展暗访774次,发现问题187个,处理146人。

在重庆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执纪问责力度。

沙坪坝区纪委整合人员力量,建立片区协作制,将全区基层纪检组织划分为8个协作组,重点开展办理信访举报及案件协调查处工作,形成办信办案合力。

合川区纪委通过点名道姓公开曝光、问责结果公开通报、问责决定书存入个人档案等方式,强化执纪问责,形成强烈震慑。(本报记者 王柱雄)

关闭